今年小麦收成总体如何?
今年小麦收成总体应该不错。虽然有像河南“干热风”这样的情况,但这是华北地区年年都有的,而且是可防可控的。“干热风”也就持续7 - 10天左右,只要在灌浆期至蜡熟期每天洒水降温增湿,就不会造成减产。
今年小麦收成总体应该不错。虽然有像河南“干热风”这样的情况,但这是华北地区年年都有的,而且是可防可控的。“干热风”也就持续7 - 10天左右,只要在灌浆期至蜡熟期每天洒水降温增湿,就不会造成减产。
农历四月十七,这个被农谚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在2025年的初夏悄然到来。田间地头,麦浪翻滚,稻苗青翠,农民们望着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心中盘算着今年的收成究竟如何。
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可你有没有注意过,有些家庭,不吵不闹,看上去日子也不差,最后却慢慢散了、淡了、塌了。为什么?有人说是性格不合,有人说是时代变化。但我更相信一句老话:“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人到五十知天命”,这句老话,不只是说我们终于知道该认命了,而是提醒我们:人生到了这个阶段,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多。你可能也发现了,身边一些人到了五十还在折腾名利、买豪车、装排场,可回头一看,活得最轻松的,反而是那些看透一切、放下负担、活得简单清醒的人。
2025年5月,陕西遭遇罕见旱灾,渭北“旱腰带”地区600多万亩旱地小麦受灾,部分麦田干土层深达23厘米,小麦株高不足常年一半,抽穗困难甚至枯死。这场“靠天吃饭”的硬仗,如何破局?专家支招、政府行动、农民自救,这些关键措施与你息息相关!
后期气温快速回升,16日起最高气温可升至35℃以上,空气湿度小、风力较大,出现干热风可能性大,请注意防范。所谓干热风就是进入5月份后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判定标准是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最大风速大于等于3m/s。而干热风对冬
目前,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完成超两成。黑龙江今年大力推广高性能精密播种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新增高性能播种机作业面积近1000万亩。在绥化市庆安县,智能化浸种催芽和工厂化集中育秧范围扩大,实现降本增效。在吉林,正值玉米播种期,今年当地加大农机“优机优补”
济南市气象台于5月9日11时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9日午后到夜间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高新区、南山区和起步区全部街道有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其间伴有雷电和7~9级局部10~11级的雷雨大风,局部地区有冰雹。对此,济南市农业农村部
小麦进入灌浆期,还未成熟,尤其是处于灌浆前期和中期时,麦穗就出现发白现象,需要引起农户们的重视,会降低产量和品质。
4月30日以来,广西大部、云南西南部、河北东北部、河南南部出现降雨过程,加上抗旱措施有力有效,广西旱情较大程度缓解,云南、河北、河南旱情有所缓解。当前北方小麦处于需水量较大的抽穗至灌浆期,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春播工作正全面展开,抗旱保夏粮保春种进入关键期
4月30日以来,广西大部、云南西南部、河北东北部、河南南部出现降雨过程,加上抗旱措施有力有效,广西旱情较大程度缓解,云南、河北、河南旱情有所缓解。当前北方小麦处于需水量较大的抽穗至灌浆期,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春播工作正全面展开,抗旱保夏粮保春种进入关键期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四月怕十二”。当明日即将迎来四月十二的时候,不禁让人好奇,到底怕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人们是怎么说的,从他们的话语中探寻这背后的奥秘。
近日河南省气象局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当前河南省小麦已进入灌浆期,预计 5 月 11 日至 13 日,全省大部会出现 35℃以上高温天气,与土壤缺墒叠加,干热风灾害风险达中度以上,影响小麦正常灌浆,建议加强防范。
截至2025年5月7日 13:41,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强势上涨1.93%,成分股雪榕生物上涨7.97%,神农种业上涨7.79%,湖北宜化上涨7.59%,荃银高科,养元饮品等个股跟涨。
在河北邢台南和区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任萍家的小麦正进入灌浆期。“浇水的时间和用量,不用再靠老经验去判断了,手机上有近30天、近7天甚至是当天的墒情监测,在特定时间段该干什么活,数据全告诉咱。”任萍说。
我地(邢台地区)小麦正处于灌浆期,昨日,我到底里转了转,观察发现,有个别的地块,已经灌浆基本完成的,小麦“全蚀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眼可见,死棵干穗的已不少。希望农民朋友及早喷药防治。
5月7日: 全市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气温:最低8℃~17℃,最高20℃~30℃。
当前,距夏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
小麦开花后大约10天进入灌浆期,这是籽粒形成的黄金期。但具体时间受品种、气候影响较大:
今年五月,不少地区遭遇小麦灌浆期干旱,网络上却流传一种说法:不浇水,小麦反而麦粒更大。这种说法迅速传播,引发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担忧和疑惑。事实究竟如何?我们必须拨开迷雾,寻找真相。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今年部分地区小麦生长确实受到干旱影响,这对粮食产量构成潜